您好,欢迎来到中和卓越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打折,是信托流动性进步的阶梯


1621929556176794.png

4月底,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进信托公司与专业机构合作处置风险资产的通知》(55号文),批准信托公司与信保基金、AMC等专业机构合作处置固有不良资产和信托风险资产。

这是一个重磅文件,之前仅仅通过内部消化和少量外部渠道处置风险资产的市场,如今被放开了口子,允许外部专业机构的市场化介入。

但是,这也并不算一个特别重磅的文件,因为大家都知道,重点不在于口子放不放得开,而是在于大家愿不愿意用这个口子。

割肉还是割脖子?

据信托业协会信息,随着风险资产规模的增加以及行业整体信托资产规模的压降,信托资产风险率也在持续提升。2020年1季度末,信托业资产风险率为3.02%,较2019年末提升0.35%;信托业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环比增幅11.45%,同比增幅为127.20%。

虽然自2020年1季度后协会不再发布风险资产数据,据统计,在已发布年报的62家信托公司中,除山东国信属港股上市公司未披露不良数据外,其他61家2020年合计不良资产规模达到481.41亿元,比2019年68家合计的371.24亿元都要高出29.68%。

2020这个不寻常的年份里,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行业监管大幅趋严、部分信托公司前期积累的风险爆发等影响,信托行业爆的雷、或者潜在的雷都多了不少。

但是,面对一个个的雷,信托公司却没有太好的方法。

以往大家遇到风险项目怎么做?虽然监管明确不允许刚兑,但现实中谁也不敢轻易开这个头,谁家也不敢拍胸脯说自己家投资者教育都百分百做到了位,哪怕出了风险客户也雷打不动还购买欲爆棚,谁家要都是这种“中国好客户”,怕不是赶紧捂住千万不能让别家抢走。

所以,碰到项目出险,别管选择怎么个追偿措施,赶紧拿固有资金顶上去先,或者发新还旧,再不济搞个资金池把盘子先接下来,然后悄么央儿地消化掉。

如果多个项目集中出险,或者上一个雷还没消化完又陆陆续续出了一堆险,或者单体不良项目的雷太大,固有接不住咋办?那只能躺到,坐等逾期吧。

转让?非标资产找不到合适的机构接,就算有合适的机构愿意接,那资产包怎么估值?就算能找到合适的接盘方、价格和转让方式也都谈好了,但是,公开转让的话,这个项目的雷不免被社会大众看到,这可是关乎公司品牌形象的要命的事儿。

当然,近年来也有不少机构在尝试通过公开市场进行风险资产处置,像金交所甚至阿里司法拍卖平台都成为了部分信托公司机构的处置平台,但最终没能成为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的常规手段,哑巴吃黄连还是更多机构的选择。

没曝光出来的雷,就不叫雷;投资者看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存在。

内部处置?也没这个能力。

现在大部分信托公司都没有成立专门的特殊资产处置部门(或资产保全部门),或者就算成立了专业化风险处置部门,也没捋顺风险资产转移处置机制,发挥不出真正的做用,导致很多项目出险后只能卡在业务部门内部解决。

但是,在当下的考核体系里,没有新项目就没有业绩,没有业绩就没有活路,往往业务部门为了活下去只能一边处置老项目、一边拓新项目,一来人员不够精力也跟不上,二来法律、税务啥的一堆子处置的事儿咱也不懂,三来以部门之力对抗出险项目公司或集团往往会面临很强烈的无力感和被动感。两边都得做,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两边都难做。

一个部门躺下了,就可能有三个五个甚至十个部门躺下了,最后整个公司也躺下了。

所以,对于信托公司来说,往往曝光出来的雷,一炸就是一炮大的,而不是一个两个的小雷,毕竟在彻底躺倒前,谁也不愿意把自家陈芝麻烂谷子抖出来。

也就不难发现,以往的信托业负面新闻中,重组、破产、兑付危机,似乎比单个项目出险要来的多。割肉还是割脖子,这个问题好像并不是那么好回答。

打折、透明度与流动性

55号文,核心条款有这么五点:

(1)信托公司可以向专业机构直接转让资产;

(2)可以向特殊目的载体转让资产;

(3)信保基金可以进行反委托收购,委托信托公司代为管理和处置;

(4)除转让或委托处置以外,鼓励探索其他处置模式,如专业机构批量买断信托业风险资产包,并通过批量转让、证券化、财务重组或管理重组等方式进行后续处置;

(5)鼓励市场化竞争、加强估值管理、明确损失分担。

55号文给了已经出险或即将出险的信托公司更多的处置手段。一是更多的合作机构和合作模式,信保基金也好,AMC也好,都可以;二是更多的合作方式,直接转让也好,成立SPV也好,不转移所有权处置也好,或者反委托处置也好,看你;三是处置手段也更加丰富,不管是转让还是委托处置,亦或是证券化、批量转让,也都不是不行。

这一切的前提是市场化。

资产定价要市场化,该计提减值准备的一定要依规做到位,该公允价值计量的就做好估值,该第三方参与的就要做好;竞争要市场化,卖断式转让,招标、竞价、拍卖是少不了的;损失分担要市场化,已经出现损失的就要在信托报表里做好计提,转让价值低的,也要在报表里乖乖做好确认。

另外,55号文也强调了风险资产的真实买卖,对于隐藏风险、变相输送流动性的所谓“市场化”处置手段,文件也及时地堵死了。

所以,风险资产转让市场化,灵魂就在于打折、公开、透明。

以往出险后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的格局,如今被打开了一条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已经出险的信托公司,不用干等着重组或破产,风险可以加速出清,痛痛快快地躺倒;存在隐藏险情的信托公司,资产打包转让可以获得更多流动性支持,虽然可能会打折(或者说一定会打折),但能打折就是有了流动性,有了流动性就有了生机。

打折,是流动性进步的阶梯,也是出险信托机构活下去的保障。

但是,不管如何打折,都会直接体现在信托公司和信托产品的报表里,想瞒住投资者和市场,恐怕并不是那么现实。所以,这个问题归结到底,还是割肉还是割脖子的问题。

焦点文章
宣传
欢迎拨打400-0870-989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