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和卓越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房企退地的背后


1627525489184722.png

核心观点:

房企退地事件的出现反映了行业资金承压的客观事实,若非如此,也不至于甘愿损失掉5000万保证金,但是若要说企业退地了,企业就是不行了,市场要转向了,那倒也还不至于。而且房企退地事件短期内不可能成为集体性事件,市场也不会因此出现转折。


“打算去央企了,看这个趋势,以后房地产行业能活着的只有央企了”。一个朋友发来这样一句话,从他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他的焦虑和无奈,我也能够理解他的感觉,但没有预想到是竟然悲凉至此。

焦虑可能是当下行业的关键词,无论是房企还是上下游,亦或是相关行业及从业人员,焦虑的情绪仿佛是头顶弥漫的乌云,久久不散。

宅地供给“两集中”实施,大家更是深陷焦虑之中,拿地前,房企在拿不拿地,能不能拿到地,哪里拿地,哪里来钱去拿地?拿地后,房企又进入到新的焦虑之中,拿的地或不能有效盈利,或无力承担后续开发运营的高额投入,或不能做好项目开发管理,如巨石压顶。无论是字面交流,还是面对面的交谈,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房企的焦虑已经深入骨髓,无所适从,“不知道哪一天就不在这个行业了”。

7月21日,有房企开始退回首次集中供地中获得的土地,这在行业内又再度引发了热议,大致方向有两个:城市房地产市场要转向了;中小房企前途堪忧,总体情绪偏悲观。对此,我们认为,还是需要更加客观、理性看待:

  • (1)退地的行为是否常见?为何当前热议更多?

  • (2)企业为什么会选择退地?原因在自身还是在外界?

  • (3)退地是否代表了企业的前途命运?

  • (4)个别房企的退地行为会不会成为趋势?

  • (5)退地是否意味着市场的转折?

退地事件的出现反映了行业资金承压的客观事实,若非如此,也不至于甘愿损失掉5000万保证金,但是若要说企业退地了,企业就是不行了,市场要转向了,那倒也还不至于。

1627525573304368.png

正文:

1、杭州房企退地并非先例

7月21日,宋都股份发布公告,将5月5日在杭州首次集中供地取得的杭政储出【2021】8号地块退还政府,公告一出,行业内讨论的热火朝天,毫无意外,清一色的偏向都是悲观论调。

在宋都之前,同样发布公告退地的还有瑞安房地产,7月9日,瑞安房地产发布公告,将2007年在佛山拿到的岭南天地中的7号、8号地块退还给佛山政府,同时获得26.53亿元的现金赔偿。

回看历史,退地事件时有发生,无论是宋都的退地,还是瑞安房地产的退地,都不是首例。雅戈尔于2010年获得杭州两宗土地,楼面价均在1.8万元/平米,创下当时板块楼面价新高,后因政策严厉调控,企业面临开工难和盈利薄双重压力,只得将土地退还给政府以降低损失。

退地事件时常出现,也并不是到了今天才出现,可能只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行业对此并无太多关注,也更多的认为这种个例的出现并不会造成比较深刻的影响。

2、为什么当前退地的关注度更高

其实对于房企退地,我们也需要客观理性的去看待,房企退地在过往也并非没有先例,而且也非一例,当时未并在市场中掀起水花,如今相同事件再发,时移世易,当前的环境下,仿佛其意义更大,预示性更强。

这轮调控之前,政策虽也有过收紧,但相较于当前,政策可以称之为是宽松的:(1)政策还是集中于消费者一端,像限购、限贷,重心在于限制需求,供给端的政策限制有限;(2)没有全方位封堵企业的资金来源通道,一端受限,另一端仍有调整的可能,失之桑榆,收之东隅;(3)政策的调控有一定的周期,短周期之后,政策便收回,退出,而且还出现过救市操作。所以,即使以前年份,企业有过相同的动作,行业的预期也不会表现的如此悲凉,因为影响全局的政策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企业留空间。

2016年开始房地产行业的新一轮调控至今,调控的步伐从未停滞,即使新冠疫情对国民经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干扰,“房住不炒”的底线都没有出现任何降低,房地产行业调控只会紧不会松的信号传递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2020年开始,政策的调控不再局限于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行政性政策和相应的市场监管举措,2020年8月针对房企的“三道红线”出台,以净负债率,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现金短债比三个财务指标划分企业档位,不同档位的企业,其有息负债的增长上限会有显著差异,毫无疑问,企业的财务指标更优,其所受约束也越小,首批试点执行这一政策的企业有12家,指导企业有序推进降杠杆、稳杠杆的工作,确保企业对于财务杠杆的使用空间压缩到最低水平,最终管控住风险。2021年7月8号,有政策出台将商票同步纳入监管,这其实也是堵了房企可利用的另一间接融资渠道。

2020年12月针对金融机构的两道红线横空出世,直接从源头上控制投向房地产行业的资源总量,让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可用于加杠杆,同时,也同步影响到房企的回款,企业在资金端的压力可想而知。

除此之下,企业非标融资,表外融资受到严格封堵,从中国人民银行每月公布的社融数据来看,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甚至于银行承兑汇票都保持着加速下滑态势,从眼下到未来,表外融资、非标融资的口子只会更加严格的堵住,绝不会留有任何可以调整的可能。这对一些对此类型融资方式高度依赖的企业无疑是最大的打击之一,一下卡住脖子,没有任何准备。

2021年一季度,宅地供给“两集中”政策开始实行,与“三道红线”逻辑一致,首批选取了22座城市试点,土地集中公告,集中出让,一年出让次数不多于3次,虽然集中供地仅仅改变了土地出让的时间点,但是短期的集中的土地供出,就要求企业短期内筹集大量资金去做好土地竞拍的准备,这不仅仅考验企业的资金实力,更考验企业的资金调度能力、安排能力。

也正是由于各类型、各环节的融资限制,多数企业的资金链压力可想而知。加之,行业内不断有企业爆出风险,从三盛宏业、福晟集团、泰禾集团到华夏幸福、蓝光发展,“大而不倒”已经不再适用,出问题的企业不再仅仅是小型的企业,规模型企业也逐渐释放出风险信号,这更加重了行业的担忧,不知道哪家企业会突然倒下,所以对于企业的动作都会做更多的联想与解读,把地退了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资金链已经承受不住了?

3、为什么要退地?

至于企业为什么拿了地,甘愿损失保证金也要将土地退回,其实原因有很多,对此我们做了如下总结:

3.1非理性拿地,高价拿地,盈利无法兑现

随着行业的成熟,市场的竞争也是与日俱增,而且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拿到手,那就真的可能真的“不在牌面上了”,所以为了能够继续存在,房企必然会更加勇敢的去拿地,即使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就会不断创造出高价地,拿到地后,再复盘测算,利润根本无法达标,甚至会出现亏损,既然如此,何必再苦苦挣扎,早日退地,损失也能降低。

当然,拿到高价地可能也会有不理性的因素存在,为了拿地而拿地,当真正拿到地之后才更发觉行为决定过于冲动了,既无法盈利,也不能对品牌影响力打造有正向作用,那也没必要再留着土地,退了干净。

首批集中供地的结果已经出来,各地块的盈利情况也清楚明确了。从数据上看,各城市成交的土地,总体盈利情况并不理想,地货比超70%、80%甚至超100%的地块也不时出现,若加上工程成本支出、利息支出、配建、自持、产业配套等要求,项目可能会陷入严重亏损状态,都是发展诉求驱使叠加资源稀缺的必然结果。对于拿到高价土地的企业而言,未来的考验不会缺席。

1627525623601641.png

1627525630822647.png

3.2资金不足,后续资金无法负担开发

获取土地时,企业可能都会有一定的预期存在,或能帮助企业实现盈利,或打响品牌,或巩固既有区域的布局深度,或成功进驻到新的城市中,实现布局突破,因此会更愿意去获取土地,但在获取土地之后,在融资端遭遇阻碍,后续资金已经无法再支撑项目的开发、建设,而且这种资金的窘境可能短期内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再留着土地只会不断付出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对企业来说并没有什么利好可言,所以这个时候也可能选择退地以减轻负担。

3.3产业、配建、自持等附加条件过多,操作吃力

关注土地市场变动的话,你可以发现,很多地块在出让时,会附加一些其他条件,如配建,如产业引进,如自持等等,这种做法一方面反映了政府诉求的变化,不再仅仅在意一次性的土地融资收入,更关注于长期的可持续性的收入,更重长效;另一方面,政府对于企业的期待不再仅仅是做好房地产开发,更需要企业去做好运营管理,提升城市的治理水平和质量,帮助政府一起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做好社会保障,服务于民生目标。

一系列的附加条件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第一、资金端的压力,无论是自持,还是配建都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否则如自持类项目,其见效慢,回报周期长,没有足够的资金以备用,企业的项目开发运营可能会存在阻碍;第二、如果有一定的产业基础,那么企业在资源获取时会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若并无成体系的产业储备,培育产业需要时间周期,短期内见效缓慢,所以需要以资本引产业或以足够的优惠给予,这也会增加企业的项目操作难度;第三、房地产企业做开发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但在资产的运营管理上,可能经验是缺乏的,所以自持的业态未必企业能够应付的来。基于这些挑战,企业也可以选择退地以避免陷入更深的窘境。

1627525665672748.png

3.4项目产权不清,纠纷较多,项目推进难度大

为了避开市场的直接竞争,房企会转向其他方式,比较常见的就是收并购、城市更新,相较于公开市场的土地获取方式,收并购可能会遇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使前期做过尽调,也不能完全保证信息的完全透明,所以收并购来的项目可能会存在产权不清,纠纷较多等各种问题,房企处理起来的难度就比较大,因此可能会选择直接退地或出让股权方式的来减低企业自身的压力。万科地产收购的广信资产包也存在类似问题,所以也通过引入投资者的方式为自身减负。

城市更新项目就更不用多言,城市更新项目多产权复杂,如旧村庄,企业在操作起来难度更大,谈判上可能会遇到很大障碍,项目进展可能遥遥无期,进展缓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可能会做出退地的决策,以避免长久的自我消耗。

3.5合作地块,相关方利益未达成一致

合作拿地是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最常用的方法,多方互相贡献自己的优势合作开发项目可能会出现共赢的局面,合作群体范围更多,小企业与小企业、大企业与小企业、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都普遍存在合作关系,合作的前提是各有优势,但是否能够真正合作成功,还需要看各方的利益是否能够达成一致,若有一方利益无法达到预期,那么合作可能都无法成功。

举例来说,两家企业A、B,A、B都是全国化的企业,A的品牌影响力很强,但是在C城市的布局较弱,B企业产品力强大,且在C城市有深厚的沉淀,所以A房企想要借助B房企的力量在C城市深入布局,所以两家企业共同合作拿地,但在后续再谈时,两家企业都想要操盘权,而B企业又想要项目贴自己的牌子,这样在A企业来看,自己只是充当了一个劳动力,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但若是不贴自家的牌子,那么B企业会认为为他人做了嫁衣,自然也是不愿意的,所以合作就有谈崩的可能,也有可能会选择退地。

3.6回笼资金,调整布局

融资难,资金压力大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靠他人成事,不如靠自己也成为行业的共同认知。对于企业而言,退出项目或转让项目股权是回笼资金的最快方式之一,而且能规避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冲击。

有些企业可能原先想要进入某个区域或某个城市,但真正获得土地之后,却忽然发现这一动作对企业整体的发展和布局走势并不相符,这一布局并不能对企业的向上带来什么帮助,早退出可能需要付出的精力和资源也会及时停止,还能够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其他更优的业务或投资安排上,让资金的效用最大化。

除了以上原因外,政府无法按时交地、政府的政策持续性不足,规划更改,项目操作难度增加等都可能会引起企业的退地行为。所以我们在分析企业的动作时,首先就需要找出企业做出这一行为的原因,这样才有可能更加全面,而非以偏概全,或以个体行为推整体趋势。

4、企业退地是否会成为趋势?

由于行业环境的变化,我们可能更关注于企业个体行为的变化,像我们看到融创拿地时,会猜想是不是企业又看到了市场变化的迹象?看到物业公司上市时,我们会猜测物业上市是不是会成为潮流?

集中供地中,第一家房企退地出现,我们也会想,这种退地行为是不是个开端,以后的退地行为会不会越来越普遍,最后成为趋势?

就宋都的退地而言,不代表企业的资金链一定已经无法支撑了,但是资金端的压力大概率是存在的,倘若企业的资金充裕,即使有较高的自持比例,企业也能够途径去做好项目的开发建设,何况还是位于大本营杭州的地块,非无路可退,可能也不会做出退地行为。资金压力大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是集体性退地行为未必会出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政府情况都不相同,企业在某些城市获得的土地可能利润微薄,但为了发展,为了流量也需要继续做会更好开发运营,若都去退地了,那行业还有什么看头,大家都主动退出行业好了。

既然出现退地行为,背后一定会有其深刻的思考存在,企业出于自身发展和战略的考虑将土地退回,必定是企业面临的问题已经无力解决,但凡这一问题能够有途径解决,也不太可能会走到甘愿放弃保证金也要退地的地步。集体性退地虽不会成为趋势,但不排除个别城市会有较多的退地情况出现,企业退地行为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资金链确实承受了较大压力。

5、空有规模,而无力量,风险可能随时会爆发

市场的情况可能会因为个别事件的发生而出现转折,前提是个别事件的发生会不断蔓延到更大范围,其他群体会保持跟随,当单一个例演变成群体行动时,那么市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转折。

我们上文也提到,就前杭州房企的退地行为来看,有其特殊原因,短期内也不太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退地行为,个别房企的退地也不会对市场的走向造成根本性影响。但是这一事件的出现确实给予人们警醒,房企的资金链已经承受了较大的压力,这与核心城市相对火热的土地市场行情看似矛盾,实质上也反映出房企资金端的压力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因为资金短缺,企业前期的土地获取并不那么积极,也正因此,希望补充土地储备,并且实现资金回流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不去拿地只能是坐吃山空。问题可能不会当即爆发,一段时间之后,当获得的高价土地慢慢进入市场,最后再反映到财务报表上,那么暴露出问题的企业也会越来越多。

影响的范围可能不仅仅会在房企本身,上下游,消费者都或将受到波及,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将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与政策出台的初衷可能是相违背的。政府、房企、金融机构、房地产上下游、消费者构成命运共同体,任何一方的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对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会有负面影响,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之间又由房企这一主体连通,而当前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约束,最重要的就是管控住房企的杠杆,不让风险有大范围爆发的可能,因为房地产行业确实关联了较多的金融资源,倘若房地产出问题,风险将会被触发,影响不容小觑。所以政策不断收紧,不断加力,欲将任何有可能使金融资源流入的口子都堵上,让有风险的企业,风险最快爆发出来,不等到最后所有企业一起爆发,让适应于新环境的企业最快适应,并拉长整个行业发展的周期。

未来,仍将不断有房企暴露出风险,范围也不再仅仅局限在小的房企,空有规模,而无力量的企业可能也会越发感觉到不可承受之重。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需要做出更多的准备:

  • (1)做好投资测算,对于投资拿地保持高度谨慎,不能为了拿地而拿地;

  • (2)投资拿地时做好全局安排,如果全局安排下来仍有发展空间,确保单一项目的问题不动摇根本。

如果房企不能规范好自己的行为,为了拿地而拿地,把自己推入更加严峻的形势中,那么企业现金流只能会越来越紧张,最后可能会走向困局中。企业还是得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企业土地储备已经不多,自己已经无力负担高价地块,尽快去找寻合作伙伴;若有效的土地储备仍能够支撑一段时间,也可以尽快去找到合作伙伴,一起去拿地,一起去做好经营管理。请记住,有一技之长,并且无可替代,才能与其他企业站在同一水平上谈合作,否则只能是被动式的求助。

从中央或者政府的角度来说,其本质的诉求绝不是将所有企业逼上绝路,而是通过各种政策的相互配合,牵引着企业向稳健长远的方向发展,手段可能是强硬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过程中也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计划之外的情况,如房企退地行为。房地产行业过去的发展历程中,确实享受了政策的友好红利,既实现了高增长,又获得了高利润,现在的政策调控也在有意识的抽取房企的利润,从大的层面上看,让更多的资源服务于实体经济,保证房地产、金融、实体经济的均衡发展是更大的目标诉求,任何行业的发展都该服务于这一大的目标,既要实现既定的目标,那么政策既要有定力,有强度,也更需要有尺度,过犹不及。

  • (1)政策要保持持续性,先期政策给房企留有空间,但若随时更改不予企业留空间的操作不利于整个市场的稳定;

  • (2)政府土地出让时,要做好房企利润的平衡,不给高利润,也不宜不给利润,若房企利润微薄或亏损,则最终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利益,严重者不利于社会稳定;

  • (3)考虑到房企个体的差异性,不一杆子打死。

任何联盟的达成和持续都是基于互惠互利的基础,任何一方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相互合作的基础都会土崩瓦解,最后的结果对各方而言都未必是好的。政策强硬对于市场秩序的维护或不可缺少,但是若超过一定的界限,引致市场无法消化的后果,那将违背政策初衷。作为房企个体,在遵循规则的同时,需要能够把握住主动权,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想方设法先活着,然后再去活得好。

焦点文章
宣传
欢迎拨打400-0870-989更多>>